中国茶的发展史上,茶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但最为普遍接受的还是六大茶类分类法。该分类方法是由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从茶叶品质系统性和制法系统性而提出的分类方法,并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现行相应的国家标准是GB/T30766-2014《茶叶分类》,以
除了以上的传统茶类,亦有按照季节、采摘嫩度、茶树种等分法。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加工六大茶类的国家,其中,白茶、黄茶、黑茶是中国独有的工艺技术。
六大茶类的特点
1、绿茶
特点:讲究新鲜,不发酵。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
加工工艺:杀青→揉捻→干燥
代表品种: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六安瓜片、安吉白茶、信阳毛尖
喝法:80℃左右的水冲泡,时间2~3分钟,比例1:50,采用透明茶具,不盖盖子
2、白茶
特点:制作简单,不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外形芽毫完整,毫香清鲜
加工工艺:鲜叶→萎凋→干燥
代表品种: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喝法:用沸水直接冲泡,简单方便
3、黄茶
特点:比较小众,微发酵,独有“闷黄”工艺,黄汤黄叶
加工工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代表品种: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喝法:90℃的水泡半分钟到一分钟,再冲八分满,2分钟后可饮,留三分之一,冲下一杯
4、乌龙茶
特点:工艺最为复杂费时,半发酵,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加工工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
代表品种:武夷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等)、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
喝法:95℃以上的沸水,边冲泡边品饮,需掌握出汤时间,茶叶不宜浸泡过久
5、红茶
特点:全发酵,多酚减少90%以上,茶汤红亮叶底也是红色
加工工艺:萎调→揉捻→发酵→干燥
代表品种:闽红(正山小种、金骏眉)、英红、滇红、祁红
喝法:95℃以上的热水,冲泡3~5分钟。前3道6秒,后换成5秒,10泡后进行闷泡一分钟,就可以喝到最纯的红茶韵味
6、黑茶
特点:后发酵,外观呈黑褐色
加工工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代表品种:茯砖、花砖茶、天尖茶、雅安藏茶、泾阳茯茶
喝法:100℃直接冲泡,老粗原料也可以煮茶